资讯中心:
家教资讯
家长参考
考试升学
竞赛特长
学习资料
教学资源
more >>
您现在的位置   瓜牛教育 >> 资讯中心 >> 教学资源 >> 浏览文章
多媒体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1-12-07  来源: 语文备课大师  采编: 瓜牛教育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给语文新课改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同时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防止多媒体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方式的机械化、多媒体使用的泛滥化、使用效果的夸大化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多媒体语言教学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 多媒体 新课标 语文教学 误区

作文现代信息与教育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有着其他教学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认知主体作用,改变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成了信息的收集、筛选、加工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构建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多媒体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然而,多媒体语文教学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异化"倾向,如果不积极加以预防,必然会影响到多媒体语文教学有效性,甚至会将语文教学引向歧途。

一、防止教学目标的单一化

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而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①为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学生言语习得中的人文精神熏陶与情感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学生,以文学形象唤起学生美感,以意境领悟作品主旨。多媒体信息技术一般以课件的形式走入语文课堂,它包含了众多的链接和交互,容量极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对象,但巨量的媒体信息旁逸斜出又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养成学生浮躁的心态,学生往往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于不知不觉中淡化甚至遗忘了课堂教学目标。比如学习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学生的兴趣可能集中在搜索、浏览有关气象、月球知识上。这样,"语文课不断地教学生由课文所传递'天文地理、五花八门'的东西(课文内容),甚至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处置。于是语文课程'不像语文'了,语文教师当了'杂家'。"②最近,连续听了我校七、八年级的几堂语文公开课:有的老师把《山中访友》上成了旅游课,把《旅鼠之谜》上成了生物课,把《大自然的语言》上成了自然课,把《大雁归来》上成了环保课等等。课文学习后,学生的科学知识增长了,但语文能力并没有提高。语文课偏离了语言学习的目的,去完成其他学科要完成的任务,这就不是语文课了。

二、防止教学方式的机械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③新课标所倡导的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提倡运用主体性教学模式,而主体性教学模式以"充分相信学生"为基础。即学生能完成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不能完成的事,教师设置台阶让学生自己做。

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一般是设置情景——提出任务——完成任务——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多媒体授课教师往往是这样上课的:情景导入,第一步分解课堂总任务,第二步学生选择分解任务,第三步学生上网查资料,第四步分组讨论,最后学生代表汇报学习成果。结果可以想象:课堂交流频繁,讨论气氛热烈,所有学生的问题看上去都解决了,任务也完成了。但是,学生看到的信息不一定能够内化为学生自已的知识,至于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成了一句空话。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完成了一次资料"搬家"的工作,"教师忽视了引导各层面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尽管有的教师课前花了大量时间帮学生查找、分析资料,制作了课件再回到课堂上展示课件成果,但是这种多媒体教学己经纯粹成了表演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按"(指老师按鼠标展示课件)。

三、防止多媒体使用的泛滥化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是语文教学方式的一种新探索,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展示了广阔的前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各种媒体进行教学实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课文学习的背景材料,展示有关教学内容,探索讨论途径,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然而,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文学体裁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如果不管什么内容和体裁的课文,教师都一律使用多媒体,往往不但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例如:基础知识复习课,教师可根据知识点制作专题训练课件;科普说明文课,教师可从课文内容到说明形式两方面制作课件,学生通过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了解与说明对象有关的科学知识和信息,掌握有关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综合性学习、实践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多媒体教学,因为信息科技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个性化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笔者认为,文学阅读课一般并不适合多媒体教学。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情感,多媒体利用直观的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和动画等,怎么能够把作品中丰富的内涵完整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沉郁、"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等等,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是任何媒体都难以演绎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便不顾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不管学生学习什么课文都要使用多媒体。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多媒体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而不是多媒体教学。因此,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问一下自己:这节课是语文课吗?如果不用多媒体,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④平常我们身边也不乏凭一文粉笔、一张黑板就能把语文课上得精彩纷呈、学生赞不绝口的老师。

四、防止多媒体使用效果的夸大化

20世纪语文教学模式的最大突破,就是诞生了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而且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清楚地显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正逐渐由"配角"转变为"主角",成为所有课程和教学的基木元素。不管你承不承认、接不接受多媒体,你都不得不承认和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多媒体信息辅助教学是社会所需、形势所趋。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无限夸大多媒体教学的效果,甚至认为教师可以完全依靠多媒体,依靠网络,抛弃掉以前所有的传统的教育手段、教学措施。

其实,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潜藏着大量局限性:如人对技术的过分依赖,缺少与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大信息量成为学生新的负担,误把信息当作知识,从而忽视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等等。这些局限直接导致了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讨论中的娱乐性,阅读中的消遣性,写作中的随意性,追求中的盲从性,建构中的狭隘性。这些倾向不排除,多媒体教学不但不会绘语文新课改注入活力,影响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课程改革前进的绊脚石。

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一桌丰美的大餐,不光要好看,更要能填饱肚子。正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所说:"使用媒体的目的,绝不是为媒体而媒体,应有助于学生更形象、更准确、更深入地阅读课本,更能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多媒体只是辅助语文教学的工具,它和粉笔、黑板木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不管使用怎样先进的工具,都应从实际出发,适应实际需要。" (完)


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在30日内告诉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利。具体请联系:400-626-0102。